65年彭总重游大渡河,惊奇发现:就算把泸定桥炸了,红军也能过河
1965年,彭老总故地重游,来到大渡河泸定桥忆往昔岁月。看着横江而跨的铁索长桥,彭老总心中不由升起一阵自豪。当年红军最危险的时候,正是从这只剩铁索的泸定桥上飞渡天险。就此渡过了长征路上最大危机之一,这才有了日后的新中国。可是彭老总巡视泸定桥半日后,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。原来泸定桥并非通过大渡河的唯一手段,别处还可过河!飞夺泸定桥时到底发生了什么?红军为何没有选择夺桥之外的过河手段?一切答案,都在那段峥嵘岁月之中。大渡河前的生死时刻1935年5月,中央红军遭遇到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。在红军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就被迫踏上了战略转移的长征之路。在长征途中,中央红军面对国军的疯狂围堵艰难前行。除此之外,各种恶劣环境也是红军面临的巨大困境。到了1935年5月,中央红军已经元气大伤。此时刚刚完成四渡赤水壮举的红军,已经到了困乏至极的地步。这时红军刚刚越过金沙江,进入四川境内。队伍内部从指战员到普通战士,已经减员接近一半。长久以来的行军和战斗,让每个战士都无比憔悴。蒋介石此时刚被红军漂亮的迂回战术摆了一道,无比气急败坏。他深知此时红军已经被逼上绝路,誓要彻底消灭中央红军。为了阻止红军继续转移,他把目光盯上了大渡河。大渡河是长江重要支流,水势湍急,流量极大。整条河最宽处超过300米,泅渡难度极大。大渡河是自古天险,人力难以征服。于是蒋介石决定,借助大渡河天险围剿中央红军。他命令川军将领刘文辉,断绝红军过河的一切希望。从安顺场到泸定桥,占领和捣毁一切桥梁。在沿河地带布满封锁线,销毁任何能找到的船只和皮筏。整个大渡河沿岸,已经成为一片龙潭虎穴。除此之外,蒋介石还紧急调兵开赴大渡河。数个集团军十几万人正在开拔,准备将大渡河南岸彻底封锁,一旦封锁彻底形成,红军将神仙难救。从金沙江北岸到大渡河,将会成为鸟都飞不出去的钢铁囚笼。前有大渡河天险阻拦,后有无数追兵蜂拥而来。此时的中央红军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,处于生死存亡之刻!泸定桥上的血与火1935年5月下旬,中央红军主力正在安顺场驻扎。此时红军已经知道,国军正在搭建一个死亡牢笼。为今之计,只有渡过大渡河,冲出一片天地!可渡河工具已经被国军销毁得差不多了,红军想要乘船过河已经不可能了。在众多红军高层的商议下,泸定桥成了唯一选择。为了能够顺利为红军打出一条生路,红二师红四团踏上了奇袭泸定桥的路途。在急行军240里后,红四团向泸定桥国民党守军发起了进攻。国军虽然没有事先毁掉泸定桥,但也对桥进行了极大破坏。泸定桥早已被抽掉了所有桥板,剩下的只有十三根光秃秃的冰冷铁索。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下,红军只能以极少兵力分批次上桥突击。突击战士们身上携带木板,一边前进一边铺桥。他们不但要防备对岸射过来的子弹,还要留心避免落水。在枪林弹雨中,时不时就有红军战士中弹落水。他们落桥之后都不等发出声音,就会被湍急的河水迅速淹没。如此惨烈的牺牲场景刺激了每一个红军战士,他们只能更加迅速地向对岸冲去。在红军前赴后继的进攻下,国民党军很快就丢失了对泸定桥前半段的控制。眼看红军就要夺桥,国军开始准备毁桥。他们把汽油泼在铁索上点燃,熊熊大火立刻吞噬了泸定桥和红军战士们。泸定桥上,已成血与火的熔炉。让国军没有想到的是,大火并没有让红军退缩。战士廖大珠带领的突击队迅速冲破了火海,登上了对岸。眼见红军上岸,吓破了胆的国军争相逃窜。在廖大珠队伍的掩护下,更多红军成功踏上了大渡河北岸。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,终于把这条红军的生命通道拿下。在拿下泸定桥后,红军大部队迅速跨过大渡河。红军成功克服了天险阻碍,暂时摆脱了蒋军的疯狂围堵。泸定桥这座血与火淬炼的铁索桥,也成为了红军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荣印记。过河手段不止泸定桥在新中国成立后,就有许多红军老将喜欢去大渡河看一看。而彭老总却在一次巡视时发现,大渡河竟还有别处可过。原来在泸定桥上游丹巴方向,大渡河存在着一处天然薄弱点。此处距离泸定桥遗址不过只有半天路程,是当地人才知道的过河位置。这里的大渡河河段再无天险意味,河面十分平静。整条河段蜿蜒数百米,最深处才不过半人来深。而在它不远处的下游,大渡河又恢复了湍急本色,十分奇特。这里的河道环境十分适合武装泅渡,再多人也能顺利通过。换句话说,当年完全可以放弃争夺泸定桥从这里过河。如此一来就能避免泸定桥上那么惨烈的战斗了。然而可惜这处位置在当时并没有被发现,泸定桥就是唯一的选择。不过也有人认为,当年哪怕知道此处也不能在这过河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时间真的不够用了。要知道红军飞夺泸定桥完全是在和时间赛跑。为了保证夺取泸定桥行动的隐蔽性,红军大部队是按兵不动的。参与行动的红四团也在一天一夜内完成了急行军240里的壮举。等红四团赶到泸定桥后,累倒的战士不计其数。如此拼命三郎式的行军,为的就是能让红军在国军封锁完成前越过大渡河。可天然过河点距离泸定桥仍然有半天路程,这已经是一段不短的路程了。如果当年红军选择从这里过河,势必会浪费至少半天时间在路上。在那样危急的局势下,每一秒钟都是弥足珍贵的。多浪费半天时间,就可能有无数的危险,这个风险红军冒不起。只是彭老总的这个发现实在让人感慨,这么好的过河位置如果能离红军主力再近一点就好了。飞夺泸定桥固然是一场耀眼的胜利,但牺牲的战士们实在是太过悲壮了,不禁令人扼腕叹息。结语时至今日,泸定桥遗留下来的十三根铁索依然陈列在纪念馆中。从这些冰冷黝黑的铁索中,我们能够看见红军战士们最崇高炽热的革命斗志。铭记历史,让我们向革命先烈们致敬。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搜索
-